作为郑氏集团的财神爷,郑泰需要处置的事项实在太多,时间自然也是须弥不能浪费的。得到了陈凯的承诺,郑泰也没有在广州久留,很快就踏上了返航的行程。
在这一点上,陈凯虽说不是郑氏集团的财神爷吧,但是他的工作量同样不少。而最让他们感到振奋的是,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了灭亡满清这个华夏大敌。哪怕,郑泰更多的是受到郑成功的领导,而陈凯则更加趋向于因对历史的了解所产生的自主的本能反抗意识。
比之西南明军的内讧,郑氏集团的发展远比历史上来得更加迅猛。这个抗清组织正在向着他们的最终目标奋力前进,陈凯如斯,郑成功更是如此。
“财神爷”走了,陈凯这边需要考虑和处理的事情反而更多了起来。广东发展票号方面,存放在藩库的保证金可以作为财政的临时补充,佛山制造局那边就可以按照计划全力开工。而借贷出去的款项,按照陈凯的授意和粤海商业同盟自身的需求,也是优先同盟内部比较赚钱的买***如顺德的丝织工坊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例子。
丝织工坊在未来的预期中会出现产能的急剧增加,这是一件好事。而产能增加,交易量增大所带来的商税增加,亦是财政的补充。
这是一种不同于封建社会那种旧式的收归赚钱买卖为官办,或是缺钱了就拿商贾开刀的全新模式。用陈凯的话说,是一种良性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不过,比起直接下手抢,这无疑是需要时间才能收到效益的。最起码,产品的生产周期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可能还需要涉及到产品的销售、回款之类的周期,并不会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从长久来看,于国于民,这却显然是更加有益的。
民间的闲置资金在汇聚、使用,陈凯这边计划中的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计划也有了稳定的资金来源。一切正在向预期的方向前进,只是对于陈凯来说,银子上的压力仍旧很大,这并不仅仅在于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以及未来必然会爆发的战争而需要的准备,更加在于郑成功计划在浙江打开局面,所以决定从已经变成半个腹地的广东调集部分部队入闽,作为进取浙江的预备队和定心丸使用。而郑氏集团在广东的部队,自然指的是那些受陈凯节制的部队。
“潮州总兵忠勇侯陈侯爷会率领潮州镇大部入闽,部队会有其他的番号,具体的国姓还没定下来,潮州改由忠匡伯负责镇守……”
接手张进早前镇守所在的是郑成功从福建调来的一个部将,陈凯与其没有见过面,早前也没有任何交集。不过,郑成功已经下令让其如陈豹、张进那般接受陈凯的节制,只要能够公事公办对他而言就足够了。
“协守广州沿海的平夷侯要率部前往福建,国姓需要依仗侯爷在浙东的影响力,以及侯爷所部的强悍战力,侯爷还当勉为其难。”
“抚军这话说的,国姓爷有令,某自当听令行事。”
召集了广东除已经开始调动的潮州各镇以外的主要军事长官,军事会议在巡抚衙门中如期举行。通报了潮州的调动,陈凯随即便点到了周鹤芝。他的水师是跟着陈凯前来收复广东的,这几年来也始终驻扎在广州,作为郑氏集团在广东沿海的一大柱石。
这支舰队与驻扎在琼州的林察所部、驻扎在香港的江美鳌的珠江水师以及驻扎在南澳的南澳镇组成了明军在广东的海防力量。当然,粤西南还有些诸如周金汤、邓耀之流的粤西水师,以及陈奇策和李常荣这两支已经在实质上倒向了陈凯的部队,但却仍然无法彻底取代周鹤芝所部的重要性。
周鹤芝的部队在依附郑成功之前是主要在浙江和闽北作战,如今在广东也有三年多的时间了。军中补充了一些广东籍的军官士卒,一如在福建和浙江时那般。还有的将士在广东驻防期间购房、成亲,此番调动势必会引起军心上的浮动,现在有周鹤芝的斩钉截铁,陈凯自然也就放心了。
有着同样问题的不只是周鹤芝的舰队,名列调动名单的还有前冲镇、中权镇、护卫前镇和护卫后镇这四镇兵马,超过万人的陆师将要从广东转战福建,乃至是浙江。
军心是需要调节和安抚的,时间还有一些,因为郑成功也不打算将这些部队在第一时间就投入到战事当中。但是,调动的那一日终会到来,这却是不可避免的。陈凯召集军事会议之前,他们就已经得到了消息。军心方面已经在着手安抚,这一次也同样有着向陈凯报告进度的用意在。
这些部队的调动,无疑会增强明军在浙江战场上的实力,但是对于广东方面却势必会导致防卫力量的捉襟见肘。
对此,郑成功下令扩编陈凯的广东巡抚标营,以增强明军在广东的军事力量。这一进一出,区别不仅仅是老部队和新部队那么简单了,更重要的是郑成功在向所有人释放一种信号,那就是他与陈凯之间的信任如初,丝毫不减。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